化妆品中准用着色剂的检测方法和使用情况研
顾宇翔,薛峰,郑翌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在“颜值时代”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表,化妆已经作为一种礼节及形象塑造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大众所接受。中国的彩妆市场已成形,并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着色剂主要用于彩妆产品,即唇膏、胭脂、眼影、睫毛膏、指甲油等,相对于以前以口红、胭脂为主体的彩妆市场结构,现在睫毛膏、眼影和指甲油的市场占有比例都在快速增长。近年来,受互联网偶像的冲击和影响、消费升级以及社会包容度提高,男生描眉化唇不再被谴责为伤风败俗,男士彩妆类产品成为化妆品市场的又一新增长点,男士彩妆市场的发展速度不容忽视。其他诸如洗发水、护肤膏霜、牙膏等化妆品,虽然不属于彩妆,但很多也应用了着色剂,以适宜的色彩提升产品的商业价值,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化妆品中准用着色剂的检测方法和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1准用着色剂的种类和安全风险
化妆品中着色剂是指利用吸收或反射可见光的原理,使化妆品、身体或其部分呈现颜色的物质,其在产品中的作用主要是从美容色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评价,对人体并没有其他益处。不少着色剂还可以作为染发剂或染眉产品使用,例如酸性染料可以通过毛发的表层部分进入到发质中而直接染发,不需要像氧化型染发剂一样通过氧化反应就可将头发染成各种不同的色泽。因此这类染发剂刺激性相对较小,不易损伤头发和引起过敏,缺点是色泽牢固度较差。
着色剂按照溶解性可分为:1)不溶于水或有机溶剂等介质的物质,其在介质中为颗粒状,可均匀分散;2)水溶性着色剂,多含有羧基或者磺酸基等亲水基团,对pH值及紫外线敏感,容易被氧化或还原,如食品红17、食品黄4、酸性橙7等;3)脂溶性着色剂,通常不含亲水基团,可用于唇膏等蜡基类化妆品中,如溶剂黄33等。按照来源方式,着色剂还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有机合成着色剂由于遮盖力、着色力强而广泛应用于唇膏、胭脂、指甲油等化妆品中,但很多合成着色剂来自煤焦油产物,是偶氮类化合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具有光敏反应、生殖发育毒性,甚至少数可能诱发癌症。例如颜料红3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年10月27日公布的三类致癌物清单中。
因此着色剂成分的安全性日益受到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重视,各国都对其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和限制,如《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化妆品法规(EC)/》、《美国联邦法规》第21章等。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年版)的表6中列出了准用的种着色剂,并明确了它们的使用范围(各种化妆品、除眼部化妆品之外的其他化妆品、专用于不与黏膜接触的化妆品、专用于仅和皮肤暂时接触的化妆品)、其他限制和要求、标签标注规定等。例如,对于酸性黄73,规定其在化妆品中的限量为6%,但禁用于染发产品,且其所含的杂质间苯二酚的含量不得超过0.5%,邻苯二甲酸的含量不得超过1%,2-(2,4-二羟基苯酰基)苯甲酸的含量不得超过0.5%;又如颜料红3和溴百里酚蓝仅可以用于和皮肤暂时接触的化妆品等。如今,化妆品着色剂引起的过敏性问题比之前少,主要是因为产品所使用的着色剂纯度和安全性均有提高,而且不少化妆品生产企业为了回应消费者对着色剂安全性的疑虑,选用了准用着色剂中的食用色素,如食品黄3(日落黄)、食品红9(苋菜红)、食品黄4(柠檬黄)、食品蓝2(亮蓝)、还原蓝1(靛蓝)、颜料白6(二氧化钛)等。但是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彩妆的监督抽查主要侧重于重金属指标,对着色剂的使用情况
转载请注明:http://www.puchenglong.com/jmgpp/3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