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睫毛膏的贵,不如自由的美
女性们提到“化妆”总是有很多经验互相分享,究竟口红该选哪个色号,是不是要上个腮红或高光
而男性们提到“化妆”总是会想到女生化妆或素颜哪个更美这类问题
我们从来都觉得,这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化妆”这个词或者这种行为是否已经被贴上了“标签”了呢?
这个“标签”不仅仅是性别刻板意义上的,也是“男性霸权”意义上的。
为什么我们提起“化妆”,总会直接和女性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不懂得“化妆”的女性有极大可能被定义为“土”?
为什么男性化妆会被人们耻笑?
一个“化妆”就可能有很多为什么,那么,我们有没有思考过。
“化妆”这个词所紧密联系的是“外貌”“容颜”,其背后的刻板印象基本从进入父系社会就开始出现,当然在农业社会逐渐发展成一种人人默认的规矩。
中国传统的“郎才女貌”说法一直都被世人推崇,“貌美如花”、“沉鱼落雁”、甚至是“东施效颦”,各种各样与女性外貌相关的表达随处可见;而“才高八斗”、“风流才子”等表达则很自然地用来形容男性。
但是,传统并不代表真理。为什么女性一定要被“容貌”捆绑?进而,不断采用各种办法遮掩“瑕疵”展示“美貌”。
笔者从来不想否认人追求美的权利,也不想否认人有自主选择“化妆”与否的权利。或许会有很多人反驳说,化妆完全是我自己愿意去做的,我想让自己更美一点。我很赞同这样的说法,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真的”出于自己真实想法去做行为选择。
我们都是个体行动者,可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大的社会结构中。就像裹脚女人一样,或许其中很多人都觉得女人就应该裹脚。但其实她们的想法都是建构而成的,从出生到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灌输所谓的“传统规范”,让她们彻底内化这种规范并认为这就是应该做的,裹脚行为是我应该自我选择的(当然,还有很多是父母逼迫的,那这里逻辑一样,父母为何接受这样的行为?)。
但跳出行为选择的层次向上看,有没有可能我们也存在“虚假意识”?让一个自由选择的前提永远是让他/她意识到所有的可能,意识到不选择也完全没有错。
女性完全有权利自由选择“化妆”与否,但她一定要意识到“化妆”背后存在的刻板印象以及霸权思想。伴随的是,男性也完全有权利选择“化妆”与否。“化妆”本应该是一种单纯的行为,却被强加了太多的意义系统。
我们无法接受男性化妆,觉得这是“娘娘腔”行为、“变态”行为。我们觉得男性就应该“阳刚”,可是,“阳刚”和“化妆”冲突吗?如果不是我们人为强加给“化妆“这种行为太多意义,它为何就一定和“阳刚”矛盾?而且,为什么男性就一定要“阳刚”?我们喜欢用“二元”的模式去看待所有的事物,但是,完全对立的事物根本不存在,“二元”之间存在着许多过渡事物。
私以为,世间最好的状态就是每个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不被别人贴标签,包容一切不损害他人的行为。
我,化妆,关你毛事;
我,就不化妆,与你何干。
注:本文不代表平台观点
如果你有什么对于化妆的有趣观点,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和我们分享哟。美编侯惠林责编
武来仪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好方法转载请注明:http://www.puchenglong.com/jmgxg/11114.html